愿其不可为

请勿将本号内容投喂给任何AI用于训练,凡经查实保留一切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有一天孙权收到了一箱同人本

*和朋友聊天聊出来的奇妙脑洞

*曹丕称帝后背景,提及cp杂,仅供娱乐



有一天孙权收到了一箱同人本,陆逊说是在吴蜀交界处查获的,因为内容诡异,担心在江东传播开来会有不好影响,请主公定夺如何处置。

孙权随便挑了一卷出来看,没看几眼一脚踢翻箱子拂袖而去。结果过了半日又差人把书卷尽数找回,送到自己房中,闭门整整一日。


“所以说,书卷上到底是什么东西?”

吴王消失了一天,程普忍不住代替在场窃窃私语的文臣武将问陆逊。

陆逊作苦思冥想状沉默了好一会,才说:

“都是些胡编乱造的流言蜚语,我猜主公是被气到了吧。”

程普大惊:

“那得是什么内容,江东好久没有能气到主公的流言了。”

“这个……不方便大声议论,我小声给你说。”

陆逊把程普拉到墙角,语气故弄玄虚,

“气得主公踢箱子那卷写伯符将军死后主公和周公瑾颠鸾倒凤。”

程普一听这话, 比那天的孙权还气,怒喝一声,手里有剑的话估计已经抽出来了:

“是什么人造谣生事,侮辱周大都督!”

文武听程普因愤怒说了半天周瑜生前有多洁身自好忠心耿耿为江东鞠躬尽瘁,忍不住开始猜想那书简得反着写成啥样才能让孙权那么气。

张昭见事不妙,赶忙捂住程普嘴巴:

“主公已经下令彻查了,你少说两句吧。”

“主公真是明主啊,一定要抓住这宵小之辈砍了以告公瑾在天之灵!”

看程普感动地热泪盈眶,张昭也就没敢告诉他全部实话,孙权要查的不仅是谁写的,还要查自己身边哪个人连这种只发生过一次的事情都敢往外捅还添油加醋。


再说孙权这边。

坐在房子里看了一天民间文学,孙权发现自己也没那么气了,反而有些感慨。

为什么这堆东西卷卷和周瑜有关系?哥哥和自己就算了,为什么鲁肃吕蒙陆逊程普张昭黄盖也有剧情;这些人都还是江东的也就罢了,为什么诸葛亮刘备曹操蒋干这些人也可以和周瑜凑一起单独写一卷?

公瑾啊,看来孤在江东这么多年,还是不能尽收人心,大家还都想着你啊。

孙权百感交集,忍不住想想要是周瑜没死,凭他这个人气江东目前局势是不是要大变样。

不过他也有些不服,因为数了一下英年早逝的哥和公瑾的书,居然比他和公瑾的书还要多。

这百姓们是不是太不拿自己这吴王当回事了?

心下琢磨着怎么加强一下的存在感,搞点对外社交活动,孙权在箱子底翻出一卷署名魏的。

好啊,你们魏国人也掺和进来了是吧!

孙权又有些生气,拆开书卷想看看隔了十万八千里地方的人能编出点什么爱恨情仇,没想到了看了几行就陷入沉默,而后笑了起来。

“拿笔墨来。”

见孙权愁眉苦脸了一天突然春风满面开门要笔墨,近侍都愣了一下,暗道自己家主公真是喜怒无常不似常人。

孙权也不管左右吃惊,提笔开心地给曹丕写起了信。

开头先是诉苦了一下自己最近这段遭遇,中段邀请曹丕共同探讨一下他们这些身居高位的人要如何保持以后自己在民间传闻和史书里的形象。

最后,孙权笔锋一转写到这箱书里还有你们魏国人的作品,写的那叫一个纪实文学,辞藻华丽,见识独到,深入贴合真实事件与当下时政风向,故事剧情是:你和你弟背着你爹私通。

写完,孙权还很体贴地摘录了一段随信附上。

信写完,快马送出,不到五日就收到了回信。

曹丕的回信很短,只有两个字:

“已阅。”

这已阅就是没阅,孙权还是明白的。

想来自己上次就严正警告过曹丕不要假装看信,自己这信虽然长了点,但是他不打自己的时候能有什么要紧事?忙得连个信都没空看了?

孙权重重叹了口气,喊来张昭说:

“最近要给朝廷那批贡品不给了,你去写封奏章吧,就说有辱江东。”

这次收到回信更快,两日内曹丕连着给他来了三封信。

第一封是诏书,痛批孙权小儿言而无信不日内必大军出征讨伐江东,孙权看了两行就给扔了。

第二封是私信,很长,曹丕回信从来没这么长。主题是批判写兄弟文学那人理当处以极刑,骂出了比孙权那段节选还长的长度,让孙权把书卷寄来他誓要揪出此人。顺便还对孙权的遭遇表达了一下人文关怀,说蜀国喜欢捕风捉影的风气由来已久,自己称帝之后尤其是诸葛亮那帮人时不时给他们蜀国自家人写信都要带上自己批判两句不实之词。最后劝孙权不要太在意,放宽心,抓到相关人士都满门抄斩就好。

第三封还是私信,很短,让孙权先把诏书回了最近天气不好不想去江东玩水。

“陆逊啊。”

孙权看完信把陆逊找来喝茶,

“要怎么不明说还能让人听了可以自己拐几个弯明白意思。”

陆逊脑内当下就拐了几个弯,回道:

“建议主公明说。”

“嗯,你说的真的很有道理。”

孙权听了屏退一头雾水的陆逊,又开始写信。

这次曹丕终于没敢怠慢他,隔日立刻收到回信:行,没问题,我立刻安排魏国最牛逼的文学家给你办。吴王能不能先处理下诏书?朝廷上都已经开始定出军日子了。

“唉,我江东地利,真乃天赐予我。”

孙权望着窗外属于自己的熟悉风景,感叹了两天,终于想起来派人把贡品送走。


过了一个月,前一箱书卷风波的始作俑者还没抓住,孙权又收到一箱书。

不过这次不是查获的,是专门送给他的。

陆逊进门看见孙权桌子前又堆着一箱书卷,差点吓得心脏病发作,没想到孙权看了却很开心。

在陆逊记忆里从来没见过那么开心的孙权,让他想起张昭曾经说过的主公少年时代。

于是他在议事间隙偷瞄了一眼,只看见书卷署名是曹植。

自己这主公好生厉害,不仅和皇帝互通书信,现在还和皇帝弟弟开始了。

陆逊心中赞叹,对孙权佩服得五体投地。

孙权心中也很赞叹,赞叹手里这堆东西一点也看不出是曹植被曹丕逼着立军令状一个月写不完今后一辈子不许出门写的,文学家就是文学家。

曹植笔下的富春风景,写得似乎比自己记忆中还美。

花草树木亭台楼阁都顺着文字在他脑子里复苏了,当然一同复苏的还有一个人。

孙权花了三天细细看完那十二卷书,突然就要去祭祖。

祭祖大事岂能如此轻率。

张昭带着群臣以此为由进谏了几次,终于让孙权暂时放弃这个念头,但他还是带了几名护卫轻骑溜出去,沿江走了很久。

孙权觉得江边的风永远有些凉,小时候吹在他脸上往往会被身前另一个人挡住一半,孙策站在江边就像是个守护神。可守护神说,之后要交给自己来守了。

所以今天的风全都吹在孙权身上,他张开手感到风也有重量,和那些虎视眈眈自己身后群臣百姓的东西一样重。

也和自己的哥哥一样重。

回去后孙权把前十卷书送给文臣观摩,建议他们带着门客多产出点这样的正面文学。

大家这才知道主公最近在看什么。

十卷书里以文学改编的形式写了孙策和孙权的人生故事,少年时代的历险与生活尽在其中,看完没人不沉浸其中,仿佛和兄弟俩共同经历了建功立业的那段时光。

啧啧称奇,感人肺腑。

“我们江东怎么出不了一个曹植?”

孙权叹道,

“哦还有,之前那些书卷的事不必再追查了。”

没给众人看的另外两卷,被孙权藏了起来。

因为上面写的东西现实里并没有发生,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还是自己看看就好。

孙权读了好几次结尾,没有意外,天下平定,吴王虽然不是自己,但是有孙策说江东真美。

曹丕这个弟弟是真的很会写书,孙权心道,自己也觉得如果孙策活着是会这样说。

“主公,真的不查了?”

张昭追问了一句。

孙权点头,挥挥手:

“不查了,不查了。想来都是些糊涂梦话而已,一方之主,还能不许自己这方圆内的子民做梦吗?”

就连我也是会做梦的。孙权想。

天下人的一箱子梦里没有他的梦着实可惜,那便由他自己来做吧。


评论(15)
热度(241)
  1. 共19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 愿其不可为 | Powered by LOF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