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其不可为

请勿将本号内容投喂给任何AI用于训练,凡经查实保留一切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独舞


*从丕和爹葬仪在效仿古人上的高度相似性想到的

*无cp



曹丕记得出现在父亲手里过的每一本书,他后来都偷偷去读过。

曹操留给继位者不过百余字的终令,没什么解释,可能是觉得不必解释,也可能是出于信任。曹丕觉得是前者,因为曹操死前又补了一份详细的遗令,虽然他不说曹丕也能猜到该怎么做。

曹丕看着那份终令,脑中甚至能一句句背出《吕氏春秋•孟冬纪•安死》里的句子。

是故先王以俭节葬死也,非爱其费也,非恶其劳也,以为死者虑也。先王之所恶,惟死者之辱也。发则必辱,俭则不发。

故先王之葬,必俭,必“合”,必“同”。何谓“合”?何谓“同”?葬于山林则合乎山林,葬于阪隰则同乎阪隰。

不知道尧舜的葬礼是否真的令人羡慕,但曹丕知道了强大如震慑天下的魏王,死前所想的依然是死后不再被打扰。

不知父亲想到了死后会见到谁,才能这么想。

曹丕合上终令,想的是自己以后也该这么死。

不论自己愿不愿意,他就该这么做。

一是为了名声,二是为了父亲。

他拼命抓到手的继承权,就该同样拼命去守护。

司马懿和陈群絮絮叨叨说了很久以后的征讨建制,都猜不到曹丕只是想把曹操的路走下去。

活人为了证明给死人看死人没选错,结果变成向死而活。

如果有死人看着那推来推去的禅让戏码,肯定会发出嘲笑。只不过大家都知道活人的世界里不会有死人出现,这难道不是世上最幸运的事?

登基加冕,天子就要准备自己的丧葬之仪。

曹丕百无聊赖坐在椅上,按照《安死》一句句说,突然顺嘴说了父亲避开没提及的那段。

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国也;无不亡之国者,是无不抇之墓也。

“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国,亦无不掘之墓也。”

曹丕就卡了壳,有些慌乱。

心中隐约有自从地下生了根一样的脚底攀上的疼痛,他竟然敢想父亲为王时不想的事情。

虽然曹丕立刻安慰自己,不过借用古人说的话,不算什么不详。

父亲也知道的,吕不韦写了这句话。

只是曹操想要的安死里,有墓而没有要亡的国。

曹丕觉得缠绕自己的疼痛已经升到头顶,他学父亲,学父亲学的尧舜,努力活成传说里的样子,悄悄走进他们的光。

可光下才会有影子,像个空洞,令他惧怕。

那影子是由无数个建功立业四字叠出来的纯粹黑色,很多人和他一起跪在影子上用力涂抹,要看谁可以把它涂得更白。

他选择接下父亲留下的一切,就也要包括接下父亲的愿望。

父亲想要的是国祚万年,牢不可破,死而无憾。

自己必须接得住。

然后曹丕想,自己死后会见到谁呢?

这念头令他突然想回头看看。

即便他很清楚,臣子都在他脚下,侍女卫士都在他左右,天子眼前永远是坦荡通途,龙椅背后向来不允许有人站立。

安全得空无一人。

明明他站在父亲身后目不转睛追随那个背影时,看见过很多人和自己一同跟在父亲身后。

今天怎么就没人站在他身后看看,然后告诉他自己身后还有谁。

为什么宁愿不见现世永恒亲吻死亡,又回归到曹丕早就想过的那个问题。

父亲死前究竟想着会见到谁?

曹操读过的书里没有答案,曹丕却认为自己必须连这个想法也完美继承。

这或许才是如何模仿好父亲的关键。

找到父亲看见的那个不亡之国。

于是他自己找了四年,失败也成功。


不亡在不会亡的死亡里。


评论(5)
热度(35)
  1. 共3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 愿其不可为 | Powered by LOFTER